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在安平镇三南居委会可以看到很多戴着“村民代表”证的村民,行走穿梭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主动联、上门问,深入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充分发挥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作用,真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实效。
真情服务,办好群众“民生事”
“到夏天的时候,我们井里总是没水,洗菜、洗澡一点都不方便。”今年60岁的村民陈美华说。村民代表陈佳佳在片区走访的时候,村民向她反映这个问题,通过了解发现这不是个别现象。陈佳佳及时将情况向居委会报告,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罗成鹏了解到情况后向居委会33个网格长发出全面摸排的通知,经调查后辖区内有30户人家的水井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涸,缺少生活用水成了村民反映较大的难点问题。
罗成鹏主动向县级水利部门联系,通过多方协调努力,终于让30户村民都用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现在办事很方便,像我这种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开具证明、缴纳医保、认证、等大小事都上门帮我办理,而且经常上门看望我。”今年95岁的独居老人周娇英高兴地说道。
“村里老人较多,出门办事不太方便。为此,居委会建立了相关台账,记录了每一位老人的需求,由片区村民代表提供上门服务,确保能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三南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罗成鹏说。
全面摸排,筑牢安全“防护网”
“老乡,你们家的煤气灶的阀门关好了没,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点蚊香要记得打开窗户......”。村民代表罗成隆利用吃完晚饭的时间挨家挨户宣传安全知识。“这个时间点村民基本不用干农活了,都在家里,上门宣传是最好的。”罗成隆说道。
为切实扛牢安全责任,三南居委会全面发动村民代表排查自建房、消防、交通等各类安全隐患问题185处,细化整改措施,目前完成整改175处,整改率达94%。除了上门大走访、大排查之外,片长、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还逐级利用微信群,及时转发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常识等内容,温馨提醒村民注意防火、防盗、防汛,切实遵守交通安全。
这也只是众多村民代表的一个缩影,他们活跃在各家各户,广泛凝聚人心,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形成了良好党群氛围,成为村居干部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传声筒”,汇聚了基层治理的服务新动能。
近年来,安平镇三南居委会不断探索深化村民自治实践,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以自治为核心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三治”融合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