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张四富作为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踏上郴州市宜章县岩泉镇竹渚村的土地。两年间,他用心倾听、用情沟通、用力实干,完成了从“帮扶者”到“竹渚人”的深刻转变,让异乡的炊烟成为心底最熟悉的温暖。
群众“急难愁盼”是最大的实事
2023年7月的一场夜雨过后,曹家自然村村民反映雨水将山泥重下堵塞了巷道,张四富立即带队查看,并决定在半山开挖截水沟导流,首次施工后,大雨再次冲垮转弯处,他自费购袋、指导村民装土垒墙应急,并最终协调建成43米片石挡土墙,彻底解决顽疾。这只是开始。他推动清理淤积20年的门楼前水塘,改造郭家“臭水塘”为菜园公园,清淤老年活动中心旁水沟并更换涵管。针对村民将桥头椤树周边建成活动广场的强烈愿望,他积极争取集团支持,将其纳入重点项目,经过科学规划、精心施工,平整场地、加固河岸、新建排水、铺设步道、安装路灯护栏、建设凉亭座椅……昔日的荒滩河岸,蝶变为竹渚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好去处。
两年来,累计拆除空心房16座,建设防护棚5处,安装太阳能路灯96套,硬化道路、巷道、水沟1000余米,他积极协助筹措资金1390万元,完成小流域治理、乐水河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联网产业路硬化,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产业发展才是硬道理
离开产业的支撑,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离开发展的保障,振兴乡村就是一句空话。
张四富始终把产业振兴抓在手上。为确保帮扶产业可持续发展,他利用集团下属企业对菜籽油原油的稳定需求,主动牵线搭桥,带领企业负责人洽谈合作,争取技术支持,完成设备改造和工艺优化,成功将村企产品纳入集团产业链,保障了油脂加工生产线长期稳定运行,每年为村集体分红超15万元。看好光伏产业“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特点,他推动利用村委会和原村小学屋顶,新建228千瓦光伏电站并成功并网,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为激发内生动力,他组织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到先进村学习香芋种植,如今,竹渚村已发展香芋种植100亩,长势喜人。2023年、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30万元,2025年有望突破50万元。
一枝一叶关情暖民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张四富坚持从小事做起,融入村民生活。村中多留守老人,他常入户走访,倾听诉求,帮忙解决手机解锁、维修门框、更换水龙头等生活琐事。农忙时节,他下田帮忙,与群众打成一片。他结对帮扶的监测户是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只要对方需要,他随叫随到。代购药品、更换灯泡,还自费添置热水器、电炖锅、棉被,长期购买燕麦片为其提供早餐。每年重阳节,他都会组织慰问全村300多位60岁以上老人,送去米粉、菜籽油、长寿面等,传递温暖关怀。村民的称呼,从最初的“你是谁?”变成了亲切的“请进来!”。
两年驻村,转瞬即逝。张四富的头发稀疏了,竹渚村的面貌却更靓了,称呼也悄然变为“我们竹渚村”,张四富早已成为乡亲们心中的家人。望着张张笑脸,他心绪难平,他知道,是时候告别这片熟悉的炊烟了,但竹渚村的点滴变化和乡亲们的深厚情谊,已深深烙印在他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