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卢阳镇地处城区,人口多、地域广,社情民情复杂,为确保为基层减负,又要服务好群众,卢阳镇落实村(社区)干部值班制,进一步助推“三长制”工作延伸,深化“片组邻”三级联系服务群众体系,有效提升组织触角敏锐性,激活基层服务的“神经末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走出了一条队伍强、机制好、服务优的新时代基层善治之路。
▲卢阳镇“三长制”工作培训会。
“坐班”变“值班”,工作地点由“室内”到“户外”。基层减负措施推行以来,村(社区)干部明显感到内业变少了,压力变小了。取消坐班制以来,个别村(社区)干部无所适从,甚至钻空子。卢阳镇严格村(社区)值班制,出台了《卢阳镇村(社区)值班制度管理办法》,为每个村(社区)订制《村(社区)工作人员值班制去向牌》及《值班情况记录本》,要求每个村(社区)每天早上9点前由支部书记安排当日工作,除1人值班及外出开会、办事外,其余人员全部下到包干片组走访群众、听取民意,并由值班人员更新工作人员去向牌,填写好值班情况记录本,镇组织室、纪委不定期对各村(社区)人员去向及值班情况进行抽查、暗访。通过值班登记、去向公示、片长群内及时反馈工作状态及督查,实现人员动态实时掌握,闭环管理。既给村(社区)干部减压释能,又保证了工作时间与工作效果。
▲卢阳镇“三长”解决邻里纠纷。
▲卢阳镇“三长”入户宣传政策。
▲卢阳镇“三长”为群众排忧解难获赠锦旗。
“你来”变“我往”,服务群众由“坐等”到“上门”。卢阳镇值班制落实以来,除值班及外出办事人员,全部下沉到片组,由原来群众上门找干部变成干部下到片组找群众,由原来的村干部在办事大厅办公变成到片组解决实际问题,让村(社区)干部的工作时间更多在片组邻,在群众身边。除必须由群众亲自到党群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外,更多的民意收集、信息填报等由干部上门,主动代办,及时反馈。干部与群众距离更近了、干部形象更好了。“三长制”、值班制实施以来,各村收集各类民意民情680多条,帮群众代办事项160多件,全镇村(社区)收到群众锦旗、感谢信(微信电子版、纸质版)等46份,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卢阳镇“三长”灾后清淤现场。
▲卢阳镇“三长”抗洪救灾获赠锦旗。
“主干”变“三长”,工作主体由“几人干”到“大家干”。卢阳镇坚持党建引领,抓细做实片组邻“三长”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搭建联系服务群众“连心桥”。村(社区)干部化身片长,有更多的时间到组长、邻长身边面对面加强沟通联络,不再是冷冰冰的微信、电话沟通,进一步拉近“三长”的关系。同时,通过片、组、邻微信群加强与组长、邻长的联系。全镇“三长”积极充当政府的政策宣传员、信息收集员等,成为卢阳镇遍布大街小巷、村头巷尾、田间地头的“千里眼”“顺风耳”,对辖区内发现“黄赌毒”、非法传销、电信诈骗、非法宗教等违法违规线索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来,全镇“三长”通过上门服务、微信群等各种方式宣传政策5万人次,服务群众3000多人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60多个,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20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