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郴州党建>党建综合

汝城县:“三坚持”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2024-06-11 16:20:27  来源:红星郴州  字体: 【小】 【中】 【 大】

近年来,汝城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县委“1136”发展思路,着力建设“四强”党支部,不断凝聚城乡融合发展合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图片

▲稻油轮种“田间课堂”。

坚持强基固本,党建品牌提档升级。

压实责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牢固树立党建主责主业意识,推进机关党支部“五化”建设。定期分析研判,以问题为导向,清单式管理、项目式推进,在建强组织、破解难题和提升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

优化服务。深入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组织106名科技特派员、101名优秀专家组建科技专家服务团,到基层、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指导服务4200余人次,建立科研基地26个,实施科研项目15个。

攻坚克难。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持续深化“走找想促”活动,通过走访调研、接访座谈、上级交办等方式收集梳理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216个,办理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图片

▲省派科技特派员到汝城白毛茶种植加工基地进行茶育种栽培、茶叶加工等技术指导。

坚持优化服务,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创优平台。创新激励政策,优化创业服务,大力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返乡创业行动。用好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经济区创业孵化基地资源优势,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小黄姜产业园等新一批本土化、集中化创业孵化基地。从资金、人才、用地等关键要素上给予扶持,激活市场主体,优化返乡创业环境。全县返乡创业人员1458人,今年一季度新增主体292个,投资总额14600万元,新增带动就业人员1168人。

乡贤带动。发挥乡贤回报家乡、服务群众作用。指导各乡镇成立返乡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召开乡贤恳谈会、座谈会32次,包装储备一批创新创业项目,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协同推进的返乡创业工作机制。大力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工程,开展“人人有技能”、专家服务团和科技特派员等培训,培育了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

产业共融。做活“土特产”文章,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抓好辣椒、生姜、茶叶、水果等“一特两辅”优势产业,建设千亩级产业示范基地17个、高产示范点146个,发展辣椒13万亩、生姜5万亩、茶园6.8万亩、水果10.4万亩。辣椒产业园产值突破71.2亿元,成功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图片

▲返乡创业座谈会。

坚持农旅互动,城乡风貌提标扩面。

生态优先。持续推进乡村拆旧拆危、村庄清洁和乡村风貌提质行动。建设风貌提质村55个,新建“四园”827处,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82个,全县拆旧拆危累计105.3万平方米、腾地74.79万平方米。统筹布局乡村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农业+研学”“农业+旅游”“农业+电商”等新业态产业。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统防统治等绿色生产技术102万亩次。

改善条件。牢记“国之大者”,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设高标准农田13.46万亩,治理“非粮化”耕地952.99亩、抛荒耕地7442.28亩。新建高效节水灌溉1500亩,新建加固山塘8座、拦河坝22座和泵站1座,全面保障农田灌溉用水。

示范带动。推进“四类乡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引领、整体推进,创建市级清洁乡村153个、宜居乡村16个、和美乡村7个和共富乡村1个。坚持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景,打造“唤醒老屋”示范样板村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30个,建设环沙洲红色文旅、土桥城乡融合、大坪绿色农业三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好环沙洲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成省市样板。

下一篇 永兴县鲤鱼塘镇:“党建+”为产业振兴赋能加码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7 www.czdj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郴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湖南红网 ICP号:湘ICP备19026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