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郴州党建>党员教育片

微党课视频 | 寻根蘑菇云——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故事

2023-05-16 15:56:19  来源:  字体: 【小】 【中】 【 大】

主讲人

谭晓云,女,中共党员,郴州市华湘社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高级政工师,711矿工后代。自2019年12月17日,711旧址群和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展厅向社会各界开展至今,负责讲解711矿的历史,先后接待了省、市级领导、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380多场次,8100多人次。参与市、区、县党校党性教育课堂20次,多次参加全国、全省红色故事演讲交流,受到广大听众好评。

基本框架:

1.大批人员从全国各地秘密派遣到湖南郴州市金银寨,为研究第一颗原子弹生产铀原料。

2.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匮乏的物质条件,没有浇灭人们赤诚的精神之火。

3.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点,在中国西北的罗布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主要内容:

中国核工业七一一矿位于湖南郴州市金银寨,它曾一度隐藏了真实地标,被国家赋予一个神秘的代号711。曾经,这里山高林密,瘴气弥漫,虎狼出没,荆棘丛生。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大批人员从全国各地秘密派遣到这里。来到之后,他们才知道,党中央毛主席要大家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为研究第一颗原子弹生产铀原料。

当时郴州正流行疟疾,加上营养不良,职工疟疾、水肿病的发病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夏天,蚊虫肆虐,冬天,冷风刺骨。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匮乏的物质条件,没有浇灭人们赤诚的精神之火。人们搭茅棚,睡地铺,吃野菜,脏了下河洗澡,病了上山挖草药。经过前期的勘探和建设,1958年7月,中华大地上第一座大型铀矿山诞生了。

711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又湿又热又闷的地底下,光着身子,淋着凉水,艰难作业。汗水一遍遍淌下来,铀矿石一车车,输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井下,透水、冒顶、触电时常发生,每一次突如其来的事故都会带走鲜活的生命。在早期的找矿和采矿中,就有74名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牺牲时大都在20至30岁。早期由于条件所限,矿工们打了三年干钻,部分矿工因为吸入过多的粉尘,患上了矽肺病,最终因公殉职。青山有幸埋忠骨!父辈们用血肉之躯填补了我国铀矿安全生产的防护网,为两弹一艇提供宝贵的铀原料,为核工业的发展,铺石为路。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点,在中国西北的罗布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能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大国重器”!从两弹一星的国之重器,到华龙一号的国之名片。一代核工业先驱,隐姓埋名,伏身为犁,高高托举起新中国的太阳。作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七一一矿将永载史册!

特点与亮点:

1.主题鲜明。以一代核工业先驱隐姓埋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题,为我国核工业找矿、探矿、挖矿、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提供合格的核原料的感人场面。

2.感染力强。以核二代的角度讲述老一辈人的奋斗史,用身边事讲出大道理,更显真情实感。

3.形式丰富。融情入景,大量真实视频和影视资料加上原汁原味的讲述拉近授课人与学员的距离。

下一篇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7 www.czdj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郴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湖南红网 ICP号:湘ICP备19026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