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医药反腐的湖南新动向。
8月17日,湖南省纪委常委会召开,传达学习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会议和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强调,“把握整治重点,紧盯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人员”,“集中起底一批问题线索、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
“三个一”释放出重拳惩治医药腐败的强烈信号,吹响了全面查处和集中起底医药腐败问题的冲锋号角,标注了湖南医药反腐的坚定决心和为民恒心。
湖南相关部署,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
近日,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8月15日,国家卫健委就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发布有关问答。
有媒体称,医药领域刮起了“史上最强”“前所未有”的反腐风暴。
我们看到,医药反腐,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匡误去缪、激浊扬清、去伪存真,洗涤医药领域腌臜污秽和歪风邪气,让清风正气充盈医疗卫生行业。
医药领域是维护民众健康的主阵地,关系到广大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权益。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有触角和“感知”的,更好的医疗服务、更全的医疗体系、更优的就医体验,无不指向医疗行业的健康生态、医疗领域的良好有序、医疗事业的规范发展,只有实现了这些,才能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亮剑“医药反腐”,斩断伸向医药领域的“黑手”,破除权力寻租、利益输送、不法行医、违规操作、不正之风等顽瘴痼疾,立起医药生态的朗朗乾坤,造福的是患者,受益的是百姓。
医药领域反腐,实则是一场为民办实事的及时雨,其民生意义、现实意义不容小觑。
宜一叶知秋,勿一叶障目。
透过“医药反腐”,得看到重塑医药行业新风尚的“浮萍”,读懂党和国家坚决查处医药腐败的坚定决心。利国利民的国之大者,不容被曲解和误读。
个别网民借机发泄情绪,一些好事之徒不怀好意,一些自媒体乱带节奏,把个别腐败问题看成整个医药行业问题,甚至以此来攻击医疗人员,实为以偏概全、借题发挥、断章取义,这是一种“病态”的社会情绪。
不能忘却,疫情防控期间,无数白衣天使舍命而上、知难而进、不计生死,甚至有人献出了宝贵生命。“医药反腐”的重拳,绝不是指向可爱可敬的白衣天使,虽然有个别“害群之马”,但对整个行业,我们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真金不怕火炼,烈火更淬精钢。
医药反腐让那些心术不正、信仰缺失、无视群众生命的“极少数”得到应有下场;相反,一心悬壶济世、一身正气凌人的白衣天使会愈发受人尊敬,越是反腐越能彰显医德医风之可贵,越能凸显医者为民为公、奉献付出的可敬。
既以“人民的名义”,更为“天使的荣誉”。坚持精准识别、精确“把脉”、精细“开刀”,把医药“硕鼠”揪出来,让他们接受党纪国法的制裁。
读懂“医药反腐”与“医德医风”是一体两面的辩证法,“破”为“立”谋,“破”“立”并举,这是一道“双向奔赴”的命题。
以惩治少数腐败分子的“刮骨疗伤”,揭示大多数人的艰辛努力,良币驱逐劣币,如此,才能回归医者“治病救人”的初心,回归社会“尊医爱医”的传统。
每年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从这个向度来说,医药反腐并不是医师节的阴影,而是另一种呼唤。呼唤风清气正的医药生态,呼唤大众看清主流。
在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把目光投射到那些“最美医生”和白衣天使们,记住他们矢志不渝的努力、从不放弃的守护,传承和光大“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医德,让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健康轨道。
本文由观潮的螃蟹原创,转载请注明。
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