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郴州党建>党建综合

苏仙:铺就“四好”幸福路

2022-07-11 16:11:02  来源:  字体: 【小】 【中】 【 大】

从城区到乡村,从主干道到田间小路,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成为苏仙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高标准农村公路在碧水蓝天间串连成链,带热了风景,带火了特产,带旺了人气,勾勒出“畅安舒美绿”的乡村振兴宏图。

苏仙区农村公路总里程约1897公里,其中县道266公里,乡道322公里,村道538公里,组道771公里;各镇、行政村以及25户、100人以上自然村水泥路通畅率达100%。

政府主导 全面发力“建好路”

碧水丹霞、峡谷奇洞、青山翠屏、草木芳香。穿行在苏仙区X124线这条交通部2021年度“最美农村路——诗情画意旅游路”上,仿佛置身于一幅幅新时代的山水“苏”卷之中。

公路通,百业兴。近年来,苏仙区以“四好农村路”创建为载体,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2020年成功创建全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区,今年以争创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区为载体,为农村带来了人气、财气,也让人民群众充满着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希望。

“十三五”期间,苏仙区投入资金12.3亿元,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改造达689公里;硬化“边界路”“断头路”、旅游产业路建设116公里,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204公里;完成危桥改造25座,实施安保工程259公里;进村道路路面宽度均达到4.5米以上。农村路网一改往日旧貌,成为群众交口称赞的幸福路。

管护并重 创新机制“护好路”

修一条路、造一线景、富一方百姓。

原省级贫困村良田镇菜岭村,依托高山优质稻和禾花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昔日无人问津的荒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聚宝盆”。乡村旅游红火的背后,得益于当地农村公路的快速建设。

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管好、护好是关键。苏仙区出台《“四好农村路”中长期发展规划》;落实区、镇、村三级“路长制”;创新“政府主导、公司经营、市场运作”养护模式,实行分段承包、定额包干,吸收沿线群众参与;鼓励产业道、旅游道、村道等道路市场化改造。如今,“路长制”公示牌在村里随处可见,“爱路护路”写入村规民约,“清塌方、补缺口、扫路面、疏边沟、铲杂草”的爱路护路氛围在农村日渐形成。

2020年,苏仙区在全省农村公路养护考评中位列第五。自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活动以来,全区已建成文明示范路170公里,创建文明示范镇5个。截至2021年底,全区列入统计的农村公路里程约1127.3公里(不含通组公路),核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587.5万元。

优化网络 人货通畅助增收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苏仙区着力打造“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道路网络,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优化区、镇、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实现建制村直接通邮,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许家洞镇板屋村种植南竹2万余亩,之前因公路不通,南竹产业发展举步维艰。路一通,该村成功引进南竹加工厂,解决了南竹精深加工和销售问题,每年为每户村民增收9000余元。

路通了,商机来了,销路也打开了。栖凤渡鱼粉加工、蔬菜基地、大型果园、五星级农家乐等特色产业纷纷引进来;五盖山腊肉、牛肉、红薯干,菜岭禾花鱼等一批批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

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群众进出有好路、产业有出路、致富有门路,“四好农村路”,正给苏仙区带来美丽嬗变。

下一篇 嘉禾:多措并举 确保四部图书入脑入心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7 www.czdj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郴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湖南红网 ICP号:湘ICP备18022240号-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