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雨稍稍停歇,刚巡查完地质灾害点的欧教兵,裹着一身湿气走进资兴市兴宁镇光田村村委会办公室,人还未坐下,就迫不及待地为笔者泡了一杯光田村支部农场出品的郴露茶。“来试试我们今年的新茶,这可是我们今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金叶子’。” 欧教兵笑着说道。
支部农场也能做出自己的品牌
别看作为光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欧教兵,现在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就在年初,他却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原来,位于兴宁镇最东部的光田村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去年的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只有1万多元。今年1月18日,作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边缘村党支部书记之一,他参加了资兴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场观摩暨调研座谈会,在台下听着别人作优秀典型发言,想着自己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他忍不住心里憋了一口气,“我以前都是先进分子,现在却作为‘落后代表’参会。”在心情沉重之余,他下定决心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当晚回村就召开了支村两委会议,商量怎么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在镇党委政府、驻村干部的指导下,光田村决定把自己的优势做强——发展茶产业。“这里一直有种植茶叶的历史,有一定的基础。”欧教兵说。
说干就干。今年1月,光田村成功流转了村里一个100多亩濒临失管的茶园,通过锄草、加肥等一系列管护措施,今年春季采集的第一批新茶300多公斤,全部销售一空,毛收入达6万多元。
光田村支部农场还利用村民自有的茶厂,生产加工茶叶,拥有了自己的茶叶品牌——郴露茶。“支部农场也能做出自己的品牌。” 欧教兵自豪地说。
“过一段时间就能采摘夏茶和秋茶了,又将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一笔收入。”用一片小小的茶叶,光田村今年的村级集体经济将迎来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有了经济支撑,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给群众办几件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实事。” 欧教兵憨厚的脸上,笑容不断。
野生茶下山变身特色宝贝
相比光田村用新茶盛情款待,税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正华却只能拿出一点剩下的碎茶叶招呼笔者。“今年春茶都卖光了,连剩下还没来得及加工的鲜叶都被人买走了。”蔡正华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即使是碎茶叶,但泡出来的茶依然是茶汤浓郁,喝下去回甘悠长,令人神清气爽。原来,这并不是普通的茶叶,而是长在海拔1100米的野生高山茶。
税里村四面环山,山高林密地少,交通不便,用当地人的话说,唯一通向外面的就是村的一条河和一条路。村集体没有土地、没有山林,唯一拥有的就是一个旧的老村部。在2019年之前,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基本为零。
一个“空白村”该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当地党委政府,通过不断的调研,发现了税里村的特殊宝贝——长在深山老林里的野生高山茶。
“现在村民从山上采集下来的鲜叶,我们以30元1斤的价格收购。制成茶叶后能卖到400元1斤,是从高山里摘出来的特色宝贝。” 蔡正华说,今年受下雨影响,采集的鲜叶只有200多公斤,制作成茶叶后,毛收入3万元左右。
野生高山茶受天气、人力采摘等因素影响较大,如何稳定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资兴市委驻兴宁镇税里村重点帮扶村工作队,将目光放在了另外一个“茶”上——油茶。工作队走遍了税里村的14个组,发现税里村也很适合发展油茶产业。在对接有关政策后,工作队帮助村集体流转了100亩油茶林进行油茶低改,预计收入5万元。
“茶叶加上油茶,两‘茶’携手,税里村今年将不再是村级集体经济边缘村了。”该工作队队员袁昆雄说。
茶叶即将“飞”入村里
建安村——兴宁镇最年轻的行政村、同时也是唯一的“林农村”,同样将目光聚焦在了茶上。建安村地处天鹅山国有林场内,之前为林场代管村,2016年设置为行政村,仅有136户282人,之前一直以林业为生。
“没人、没钱、没地。”建安村第一书记李成明,同时也是湖南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工会主席,对建安村的情况可谓是知根知底,上任伊始,他对建安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也同样感到头痛。
通过和当地党委政府一起反复走访、斟酌,决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计划今年通过飞地经济,流转村附近的一个120亩的茶叶基地,种植高山云雾茶。“这里的气候很适合发展茶产业,很快,茶叶将‘飞’入村里,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李成明说。
兴宁镇党委书记曹洪通介绍,兴宁镇现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8个,7万元以下的边缘村15个,急需壮大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既能帮助村民缓解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难题,又能助力乡村振兴,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2022年年初,兴宁镇成立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对所辖24个行政村进行实地调研,听取支村两委发展思路,收集致富带头人的发展建议,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体现特色、务实管用”的原则,出台了《兴宁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案》,实行“一村一策”,建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
“茶叶和油茶比较适合当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这里一直有种植茶叶和油茶的传统,有基础、有技术、有人才,而且气候也适合,产品品质高。” 曹洪通说,为了发展壮大当地村级集体经济,兴宁镇还创新举措,指导村集体和资兴市宁兴建筑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以村集体投资分红和项目建设分红两种模式开展合作,目前已有14个行政村签订投资协议,“预计年底将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24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将达到1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