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2日,永兴县委书记刘朝晖在马田镇水源村调研党建引领乡村工作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扎扎实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产业兴、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提供持续有力保障……”
一石激起千层浪!永兴县马田镇党委以党建引领为主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借组织力量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党建+”让美丽乡村“美”起来
地处永兴县马田镇西北部的水源村,结合自身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发展短板,以“党建+”模式为引领,确立了“党建+美丽乡村建设”“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推行“阳光议事日”制度。按照“一月一议”、“一月一晒”完善村民自主议事、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进一步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及时公开组织建设、工程项目等重大事项。二是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群众组织作用。三是创新“五事工作法”举措。创新推行群众提事、党员管事、干部理事、集体定事、代表评事的“五事工作法”,将党建教育阵地由室内向室外延伸,高标准完成了防洪排水渠、文化广场、综合服务大楼以及道路硬化美化亮化等各项建设。先后荣获“省级生态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水源村是马田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典型代表,村内空气清新,村道干净整洁,房屋前后绿树成荫,特别是村民家门口挂着的“模范党员家庭”“文明清洁户”牌子,让人感受到“红色领航”擘绘乡村振兴画卷的真实写照。
“党建+”让社会治理“活”起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社会治理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群众共享成果、安居乐业。近年来,马田镇高仓村以“民心党建+环境治理”为载体,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主要内容,以扮靓美丽家园为目标,全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通过一名党员带领N名群众的党建与创建工作交汇融合的工作举措,激发了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事创业、服务群众、争先创优的干劲与活力。通过下放权力,加大投入,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环境卫生整治、老旧危房拆除、农网改造、厕所改造、防洪排水渠、文化广场以及道路硬化美化亮化等一系列民心项目,切实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极大改变了村容村貌,成为永兴县乃至全国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一面旗帜。在高仓村便民服务中心,“全国文明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郴州市美丽乡村”“郴州市文明村”等荣誉牌匾挂满了一屋。
如今,走进高仓村,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宣传厨窗、一面面色彩亮丽的法治文化墙、一条条通村通组的水泥公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集中安置房、一组组文体广场上的健身器材,让村民脸上写满了幸福的笑容。
“党建+”让党建活力“强”起来
走进马田镇金华村,一幅秀美乡村的画卷映入眼帘,一栋栋农家庭院错落有致,一条条整洁宽敞的水泥路通组达户,很难想象它曾经是一个省级贫困村。
近年来,马田镇金华村以党建为引领,按照“责任在一线压实、基础在一线打牢、力量在一线整合、问题在一线解决”的工作举措,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采取“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经营+农户入股”模式,由村集体以每亩800元的价格将原来的抛荒坡地从群众手中流转集中起来,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脱贫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成立了兴业富民专业合作社,建成了20亩蔬菜种植基地、200亩白茶种植基地、50亩草皮种植基地,建起了6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和蓄水面积达16.8亩的水产养殖场,让全村49户130人建档立卡脱贫户实现坐地分红,让老百姓特别是脱贫户享受脱贫攻坚带来的成果。同时,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明确“一对一”帮扶责任人,并针对致贫返贫风险点逐户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建立帮扶台账,精准开展帮扶,限期消除风险,筑牢返贫防线。
马田镇金华村,通过实施党建引领乡村赋能工程,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推动了村集体实力由弱到强、产业由劣到优、环境由差到美、群众由穷到富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