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嘉禾县龙潭镇扶塘村,宽阔的柏油马路环绕村庄,清澈的小溪在村前流淌,昔日的荒山花草遍地,一座座精致的欧式木质小别墅前,游客们正在“打卡拍照”。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扶塘村敏锐地嗅到时代的变迁,紧紧抓住政策机遇,通过荒山淘金、田园增收、项目招财、乡贤捐资“四轮驱动”,为村集体经济引来“源头活水”,从集体经济“空白村”一跃成为年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经济示范村。
清澈的溪水穿过宽阔的小游园。
荒山“淘金”,创业创税两全其美
“土地是农村最大的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首先得在土地上作文章。”扶塘村党支部书记曹作忠说道。2007年,龙潭镇要建设返乡创业园,扶塘村利用临近镇政府和国道的地理优势,成功吸引返乡创业园落户该村。同时,村干部和党员及时做通农户工作,与210户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流转350亩荒山荒地用于建设返乡创业园。
“当初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时,我们是按照逐年递增的方式规定土地流转价格,现在每亩荒山流转费达到了352元,去年村委会收取租赁金达到了11.55万”。村支书曹作忠介绍。
目前,返乡创业园入驻企业达13家,其中规上企业10家,总投资1.8亿元,年度创税600余万元,安置含已脱贫户在内务工人员300余人,务工人员人均年增收4万元以上。
美丽的网红打卡地“新森活花海”景区。
项目“招财”,景色景气一双两好
以乡情为纽带,通过“感情招商”,引老乡回家乡建故乡。扶塘村的曹作林通过多年打拼,在东莞惠州创办了金属智能家居,这些年来,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村干部找到他,希望他回乡参与新农村建设。有着浓厚家乡情结的曹作林从2014年开始,回到扶塘村投资4.6亿元建设以智能家居研发、展示为主题,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森活花海”欧式特色景区,目前,年接待游客达8万人次。项目占地面积2718亩,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流转山地1000多亩,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3万元。二期拟追加投资6.8亿元,打造全省第二家大型青少年实践研习基地,将再次流转土地2000余亩,预计为扶塘村增加集体经济18万元以上,可安排村民就业600余人次。
村前荷花园打造美丽“田园客厅”。
田园“增收”,美食美景一举两得
利用扶持壮大集体经济政策,搭建产业平台,打造“田园客厅”。2019年,扶塘村争取中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50万元,从村民手中继续流转土地28亩,修好农田水利,搭好台子后租赁给同村的曹代强种植荷花,养殖荷花鱼,年产莲子11500斤,鲜鱼7000斤,除了村民在土地流转中分红2.3万元,村集体收入近2万元,实现了承包者、村集体、农户“三赢”。在摸着石头过河,尝到甜头后,扶塘村准备将村前的100余亩土地全部流转,扩大荷花的种植规模,与“新森活花海”景区形成连片互动。
乡贤“捐资”,乡里乡亲两心相悦
扶塘村定期开展“同心献策、同心感恩、同心创业”“三同”活动,团结有资源的人、聚集有能力的人奉献家乡。乡贤曹作林在投资建设“新森活花海”的同时,每年筹集10余万元用于重阳节慰问全村高龄老人,还主动借资50万元支持村里棚户区改造,捐款5万元支持扶塘村成立村级教育基金。乡贤的示范辐射作用产生积极的“鲶鱼效应”。该村发动新乡贤捐助资金17余万元,用于推进棚户区改项目,安置80余户村民。
在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难题的同时,扶塘村两委还交出了“钱怎么用”的满意答卷。累计投资98万元,推进环村公路油化、亮化,实现通村通组公路硬化率100%、亮化率100%。建成无害化公厕1个、建设8000余平方米村级小游园,完成可视山头补绿、植绿800余亩,进村绿化带1000余米、打造荷花游道1500余米。扶塘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森林村庄、省级同心美丽乡村、省级美丽乡村、省级卫生村、省级应急管理示范村。
“村里引进新森生活花海项目后,来观光的游客多了,我们要学‘会凿壁借光’,借力而为,今后要在发展观光农业、加工特色农产品方面动脑筋,主动融入到景区的发展当中。”村支书曹作作忠在谈到今后的发展时说道。
据悉,扶塘村已筹资20余万元,聘请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编制了《扶塘村村发展规划》,指引乡村振兴和发展集体经济有的放矢,有章可循,道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