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郴州党建>时政要闻

中共郴州市委关于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1-05-10 10:02:01  来源:  字体: 【小】 【中】 【 大】

中共郴州市委

关于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1年4月21日中国共产党郴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考察郴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市委五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统一全市上下思想行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开放程度更高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增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上来。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考察湖南考察郴州期间,勉励湖南打造“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落实五项重点任务,嘱托郴州“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把郴州发展好”,是湖南以及郴州谋划“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总方针、总纲领、总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顺应新阶段湖南发展需要、综合各方面意见建议,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具体行动,是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在郴州的实化细化具体化,是对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的深化拓展延伸,是立足郴州实际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的现实需要,是做好郴州一切工作的鲜明主题和突出主线,也是凝聚全市上下智慧力量、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的有效途径和抓手。

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生动诠释了郴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发挥国家“试验田”作用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中央、省委赋予郴州的使命任务与郴州胸怀“两个大局”、服务“国之大者”、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优势的有机统一,准确把握了郴州“十四五”时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优势、潜能和战略要求、主攻方向、发力重点。必将进一步锚定郴州的发展定位、展示郴州的发展特质、放大郴州的发展优势,凸显郴州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重要位置和比较优势;必将进一步助力郴州用好用足用活国家、省里赋予的各项重大机遇和政策红利,在多重战略机遇叠加交汇中赢得发展主动权;必将进一步促推郴州通过关键点的发力突破来带动整体提升,系统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效破解经济结构、资源环境、增长动力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未来发展打开新空间、积蓄新动能、拓展新优势。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切实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打造“一极六区”上来,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开创新的局面,确保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郴州落地生根、结出硕果,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郴州新篇章。

二、对标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履行郴州使命彰显郴州担当作出郴州贡献

(二)助力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对标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和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八大工程”,着力打造先进有色金属新材料、石墨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绿色化工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精工铸件及机械设备智能制造等“六个制造基地”,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绿色低碳、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实施智能制造赋能计划,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抓好优势工业产业链建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形成制造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制造业与服务业、工业与信息化、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军民等融合发展。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总产值突破3800亿元,力争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三)助力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聚焦瞄准新材料科技研发、智能研发、创新平台、人才聚集“四个主攻点”,深入实施重点科技创新专项、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林邑聚才”、创新生态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等“六大计划”。强化技术攻关,组织实施一批“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力争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原创性、实用型优势技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升”行动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高水平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孵化载体,支持企业组建研发中心,创建一批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着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依托市内高校、职业院校培养本地专业人才,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创新激励机制,加速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研发投入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科研诚信体系。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9%,科技创新服务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四)争当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排头兵”。把准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建设、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开放合作“三个着力点”,大力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坚持系统集成、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深入实施“放管服”、要素市场化配置、投融资体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等“四大改革行动”,有效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实现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全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对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深入开展“对接粤港澳提升大平台”“对接500强提升产业链”“对接‘一带一路’推动走出去”“对接郴商建设新家乡”“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等“五大开放行动”,推动在更高水平开放上迈出新步伐。到2025年,全市开放型经济总量和质量继续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形成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五)在践行“四新”使命上展现郴州担当作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把产业作为最实的根基、创新作为最强的引擎、开放作为最大的动能、转型升级作为最深的潜能、红绿融合作为最亮的特色、合作共赢作为最佳的方式,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有机衔接,努力走出一条创新引领、开放带动、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共建共享的高质量发展路子,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湖南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贡献郴州力量,以郴州一地一域的发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三、全力打造“一极六区”,奋力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

(六)全力打造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

1.深化对接融入。服务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攻方向,发挥好郴州生态、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着力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产业配套互促、旅游市场互拓、标准规则互认、生产要素互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最喜爱全域旅游、医养康养目的地,持续创响“向南开放看郴州”品牌。着力畅通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通道,推进高速铁路、高等级公路互联互通,推进桂阳仁义机场改扩建和苏仙飞天山、资兴茅坪、桂东八面山等一批骨干通用机场及临时起降点建设,实现北湖机场按期通航、航线运营并扩大辐射范围,打造临空产业集群和产业新城。着力加强物流、冷链、仓储等消费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铁、海多式联运和保税仓储物流,培育一批现代流通企业,健全现代化交通物流枢纽体系。着力推动建立决策层常态化对接对话机制和部门协商合作长效机制,建立重大关联规划和项目建设邀请派人协商机制,构建郴州与粤港澳三地联动发展格局。着力加强规则对接,完善通关合作机制,深化与粤港澳通关一体化改革,发挥港澳直通车作用,推进郴州口岸与广东口岸、香港口岸无缝对接。着力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原点,推进中欧(郴州)跨境电商班列常态化运行,加速拓展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开放合作,建立“一带一路”投资综合服务平台。

2.推进协调发展。着力在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中,推进内外联动协同发展,统筹市域产业布局、经济布局,促推城区经济与县域经济协调共进,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强化“两区两园”支撑作用,做实做优做强郴州高新区、郴州经开区、“西城门户”、“东城客厅”,全力加快市中心城区繁荣发展,提高中心城区产业、人口和资源的聚集度、首位度,提升市域极核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县城综合承载和服务能力,统筹推进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三业并举”,促进城镇镇区、工业园区、特色农业区“三区同建”,培育经济强县。做精做优特色小镇,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古镇、旅游名镇、省际边界要镇。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特色精品乡村,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

(七)全力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1.探索示范区建设“郴州模式”。锚定“绿水青山样板区、绿色转型示范区、普惠发展先行区”总目标,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为落实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碳达峰碳中和探索郴州经验、提供郴州方案、贡献郴州智慧。持续做好护水、治水、用水、节水“四水联动”文章,着力解决水资源高效利用问题,探索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积极争取上级加大对东江湖流域的生态补偿支持力度,推动将武江流域纳入珠江水系总体治理规划并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深化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行动。完成碳达峰任务,为碳中和打好基础。

2.构建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聚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主题,加快构建以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产学研用结合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紧扣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绿色发展“三个突破”,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创新主体,着力攻克一批关键瓶颈技术。发挥科技平台在产业培育和壮大中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亚欧水资源研究中心郴州分中心、绿色技术银行、南方碳材料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八)全力建设开放程度更高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1.全面落实试点任务。将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作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的重要载体,勇担“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历史使命,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加快建成高标准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园区,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和引擎。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扎实推进《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实施方案》各项主要任务落地见效,突出湘港澳直通,加快建成湘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面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加快建立更加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管理模式,着力构建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推动一主(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产业)、一特(有色金属新材料特色产业)、一新(以智慧物流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发展取得实效。到2023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实施方案》改革创新试点任务完成,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以上。

2.整合提升开放平台。着力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引领作用,推动开放平台整合提升、开放规则扩面集成、开放合作提质增效,加强区内外协同联动,带动全市更多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开展“对接粤港澳提升大平台”行动,推动综保区、郴州国际陆运港(铁路、公路)、国际快件中心、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外贸供应链平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建设,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重点打造有色金属矿产品进口分拨中心、生产原材料进口分拨中心、宝玉石交易中心、工业品和日用消费品分拨中心及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副中心。

3.促推外贸转型升级。着力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对全市开放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推进郴州高新区、郴州经开区国家外贸转型基地建设,推动全市外贸综合服务由市内重点产业园区向县市区延伸,实现贸易升级、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服务升级。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积极探索保税加工、保税维修和再制造等加工贸易方式。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鼓励郴品出海出境,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特色发展水平,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支持开展服务贸易、离岸贸易、数字贸易等试点,努力走出一条“湘粤港澳经济合作”的新路子。不断探索对非经贸合作新模式,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

(九)全力建设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1.大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推进千亿工业集群提质升级、千亿园区培育壮大、千亿文化旅游产业创优发展、百亿工业产业链巩固壮大、百亿企业培育培强、百亿产业品牌培育创新等“六大工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着力培育壮大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等“三大千亿工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有色金属、矿物宝石等百亿资源型产业,提质优化新型建材、食品医药、通用航空、现代物流、家居智造等百亿优势产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依法依规抓好过剩产能出清和落后产能淘汰。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推动优势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着力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科技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扎实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着力做实做强中医药康养、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打造“药、疗、养”一体化产业链。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以蔬菜、柑橘、茶叶、生猪“四大百亿”产业为主体的优势特色产业,做强做优“湘赣红”“湘江源”蔬菜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湘南脐橙”片区公用品牌、“郴州福茶”等市域公用品牌。到202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20%。

2.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全面推行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清洁生产、绿色化改造。发挥资兴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永兴县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带动作用,推动桂阳有色金属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支持宜章氟化学循环工业园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扎实开展矿山产业绿色转型突破行动,建设绿色矿山示范城市。着力构建完整的矿产资源开采—冶炼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回收产业链体系,提升本地优势矿产资源冶炼深加工率。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由“数据谷”向“智慧谷”转变,着力建设数字郴州。

3.大力培育发展壮大实体企业。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着力构筑“百亿龙头企业、小巨人企业、优质入规企业”三级分类鲜明的“雁阵式”企业集群,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培强工程,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更多支撑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支柱龙头企业。加大重点企业培育力度,组建全市优势高成长企业培育库,建立健全分层孵化体系,实行培育名单动态管理。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支持创新力强、成长性好的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巨人”“独角兽”企业和细分领域“单项冠军”“隐形冠军”。

(十)全力建设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

1.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启动新一轮红色资源普查调查工作,深度研究红色资源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实施重点红色文物提质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湘南起义旧址群和中央红军突破第二、三道封锁线旧址群保护修缮等重点项目建设。适时建设中共郴州历史陈列馆。支持分批分类逐步建设、提质、修缮红色故居。组织一批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高的革命文物申报为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深入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红色文化“七进”活动,着力打造党员干部初心教育和青少年思政课郴州品牌。

2.做优文旅康养产业。实施千亿文化旅游产业创优发展工程,大力推进以红色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发展,做好“红色+绿色+有色+古色+暖色”融合文章,加快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推动莽山—飞天山(高椅岭)—东江湖—沙洲区域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东江湖旅游区品质,支持莽山、沙洲争创国家级5A景区,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湖南(沙洲)红色文旅特色产业园,将沙洲创建成为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创响党的“初心诠释地”品牌。加强大湘南、湘赣边、红三角等区域红色文旅、康养产业联动发展。

3.打造文化品牌。整合产、学、研、资、媒等优势资源,突出红色文化内核,支持以红色为主调的文创产业发展,引进培育一批优质文创企业、文创项目,着力打造红色文创集聚区,创响“湘南红”红色文旅品牌。围绕讲好“湘南起义”“第一军规”“半条被子”“功勋铀矿”“女排夺冠”等故事,大力开展文艺精品创作,提升郴州文化创造力、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深度挖掘利用“湘昆”、“福”文化、“廉”文化等郴州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主题文化旅游地标。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乡村文旅特色化发展。

4.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决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建设绿色转型示范城市为引领,以开展绿色环境提质、绿色生产优化、绿色消费提升、绿色文化引领等“四大绿色郴州三年攻坚工程”为抓手,深入开展水土气系统治理,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大力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到2025年,绿色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8.1%以上;市城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50%以上;万元 GDP 能耗降低到 0.45 吨标准煤。

(十一)全力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1.强化链式精准招商。坚持精准招商、链式招商、集群招商,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大数据等优势特色产业,编制产业链“全景图”和“现状图”,形成产业链“招商图”,大力开展“对接500强提升产业链”行动和产业链精准招商推进年,着力招大引强、招群引链。创新招商模式,强化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推动万商入郴、抱团转移,不断提升招商针对性、实效性。建立完善各园区项目信息和资源要素共享机制,在招商资源互通共享、规划布局互通共知、招商信息互通共促、重大项目联动推进等方面强化联动合作。扎实开展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年,建立项目评审联动机制,强化前期考察,开展综合部门评估工作,确保引进项目的质量和快速落地。

2.推动园区提质增效。深入开展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年,全力打造“三大千亿园区”。坚持以投产和亩产论英雄,扎实开展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着力提升园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税收贡献率。坚持“一县一产业”“一园区一特色”,加速构建“一核两廊三点”的承接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行园区建设、招商、管理和服务的市场化运营,鼓励园区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充分考虑企业特殊需求,量身定制标准厂房。创新园区发展模式,积极探索“飞地园区”合作机制。大力推进园区改革,着力破解园区管理体制、土地利用、资产盘活、营商环境、平台转型等重点瓶颈问题。

(十二)全力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

1.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依托平汝、厦蓉等高速公路,加强湘赣边交通通道对接,畅通旅游环线和景区通达路网。加快推进临连高速宜章段、茶常高速及安仁支线建设,争取桂新高速、G4京港澳耒宜段扩容工程等重大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快兴永郴赣(桂永郴赣)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启动汝城“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支持桂东、安仁、汝城等创建城乡客运一体化全省示范县。科学谋划一批新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做好前期工作。

2.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为引领,加强湘赣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红色基因传承。坚持以节会为媒、以文化为魂,积极承办红色文化节庆活动,依托湘赣边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深化红色文旅产业合作,构建和运营好以沙洲为核心节点、湘粤赣三省联动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体系,持续创响湘赣边特色文化红色品牌。用好郴赣韶“红三角”合作交流平台,推动搭建郴港、郴粤、郴赣人文交流平台,定期举办经贸、文化、旅游、康养、产业交流活动。

3.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加快示范区优势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争每个县布局建设1个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或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1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推进湘赣边合作区域“湘赣红”农业公用品牌打造和“一县一特”建设,每个主导产业集中打造1-3个产品品质优、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品牌。加强湘赣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社会治理等方面合作。

四、发扬“三牛”精神,切实强化保障措施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打造“一极六区”全过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领导示范引领,抓住“关键少数”,发挥关键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十四)发扬“三牛”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打造“一极六区”中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尽忠职守、主动作为,把作风、执行、落实作为最实举措、最好对策、最佳办法,提振精神,说到做到,即知即办。敢闯敢干、担当担责,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敢于吃苦、甘于奉献,对看准的事、认定的事,科学排兵布阵,层层压实责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不抓出实效绝不罢休。

(十五)健全落实机制。强化大抓落实、善抓落实、真抓落实的鲜明导向,整合工作力量,健全推进机制,实现统一调度、齐抓共管。完善督查机制,严查不落实的事,严究不落实的人,防止“表态式”“割据式”“选择性”落实等现象。改革考核机制,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实行差异化考核,营造以实绩实效论英雄的氛围。优化保障体系,提高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率,大力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强化要素保障,建立金融机构服务“一极六区”建设工作机制,引导推动土地、资金、人才、科技等要素资源向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打造“一极六区”倾斜。

(十六)优化发展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一件事一次办”,不断扩大“跨省通办”事项范围,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编制民营企业政策支持手册,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倡导“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作风,规范权力运行、规范政商交往,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法治郴州,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快清廉郴州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面推动市委《关于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的五条措施》落实落地,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打造“一极六区”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十七)激励担当作为。树牢正确政绩观,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境界,强化“建功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坚持好干部标准,大力提拔使用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打造“一极六区”中表现突出的“三牛”型干部,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只要是有利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有利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利于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打造“一极六区”,有利于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的决策和事情,就大力支持、大胆推进,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进行严肃问责追责。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做到精准问责,正确对待被问责干部,形成“一切工作讲担当,大家都来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下一篇 “学史崇德”要崇哪些“德”?党史学习教育第三次专题学习具体要求来了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7 www.czdj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郴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湖南红网 ICP号:湘ICP备18022240号-1 站长统计